《被討厭的勇氣》: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
簡介
這篇想要介紹的是「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書中用哲學家和年輕人用對話方式來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由於阿德勒心理學跟較廣為人知的佛洛伊德心理學相比更冷門一點,所以很多想法都給現代人帶來啟發,也因此廣受歡迎。
這系列書分為兩集,上集是對阿德勒心理學有個綜觀認識,而下集則是因為讀者有回饋不少意見而針對這些疑問的回答。個人認為下集比較偏向怎麼去實踐方面,其中幾乎有八成是在講教育部分。雖然我覺得一般人如何去實踐部分較少有點可惜,但是對諮商師、教師來說可能極具價值吧!
其實書中討論的阿德勒心理學範圍還蠻廣的,原本我想嘗試用整體架構來分析,但是發現可能以目前所掌握的相關知識不足以做這樣的評論,所以我改成會針對幾點比較有收穫的概念來介紹。
目的論
目的論其實是這本書很重要的精華,反對了宿命論,強調了人類可以自我改變的能力。我們常常太過注重因果關係了,「因為過去發生怎樣怎樣,所以現在的我才變成這樣」或是「都是因為他先怎樣怎樣,我才會這樣」。雖然某種層面上可能是對的,但是更可能的是這些都只是藉口,因為我們並非受制過去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換句話說,自己之所以不幸,完全是自己親手所選擇的。
這個概念很重要,如果強調因果論,那代表的是現在的我是無法改變的,因為過去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宿命。然而將其想成是我們為了什麼目的才變成現在的自己,那隱含的意思是只要改變了目的,現在的自己也會跟著改變。不是因為過去的經驗形塑了現在的我,而是我去賦予過去經驗什麼意義來解釋自己的人生。由此可知,重要的不是經歷了什麼,而是如何去運用它。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對現狀不滿,這時候就會去找理由,都是因為環境、過去等等什麼原因導致自己這樣的。但是如果用目的理論來看,我們可能是「不想去改變」而去找理由。雖然現狀令人不滿,但是改變更加痛苦,為了不去改變,我們必須要有可以歸罪的理由。說直白一點,我們是因為缺乏「改變的勇氣」,所以寧可選擇了不幸的現狀。
在目的論下,一切的理由都是藉口,當前現況完全是自己所選擇的。在下集有提到一個三角柱的概念,我們跟親人、朋友常常會抱怨誰誰誰很可惡,自己很可憐,這也就是三角柱其中兩面,「可惡的他」和「可憐的我」,但是更為重要的是第三面「今後該怎麼辦」。不斷地找理由不會改變現況,要專注於自己能改變的事情上面。
老實說,目的論真的蠻殘酷的,我們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感性上會想逃避自己的責任,去抱怨外在的環境,但是就現實與邏輯而言,如果真的要改變現狀,那就得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並找出改變的方法。「責任」與「勇氣」說起來容易,但是當想到要用在自己身上時,才真正感受到其重量。
逃離競爭關係
阿德勒説:「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雖然有點極端,不過確實人類的煩惱大多數是來自人際關係。其中對我而言,最常見的煩惱是怕自己輸給別人。人類與身俱來就有「追求卓越」的慾望,想奮發向上,但是一旦理想無法達成時,就會有產生自己低劣無能的「自卑感」。
在當前社會上,其實都會有「競爭」的關係,在學校時是同學,在公司時是同事,會害怕自己輸給別人,擔心自己可能會輸,因此要不斷贏下去。儘管這種方式可以不斷促進自己進步,但也導致看到別人成功幸福時,會無法發自內心地去祝福,甚至更惡劣的,看到別人不幸會覺得可以證明自己的成功。
其實我從求學階段就或多或少發現自己也有這樣的心態,不斷去比較自己與同儕間。然而競爭是一個無限循環,我打敗了一群人,還有更厲害的人在等著,就算我打敗所有人站在巔峰,還是會時時擔心自己會輸,不斷去維持自己的地位,這也意味著永遠得不到幸福。如果我們真的想獲得幸福,必須要脫離競爭模式,放棄比較。
目前的我會把人生當做擁有一筆錢可以隨意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去比較我買的東西跟別人比起來有沒有比較大、比較好,那並不會得到快樂。不如專心在選擇自己要買哪些東西,我想要買的東西組合肯定跟別人不一樣,也無從比較起,重點是買到的東西能不能帶給我快樂,而不是比別人還要好。
課題的切割
其實從上面提到的目的論可以看出,阿德勒心理學很重視可控制這件事,因為可控這件事對人類而言十分重要,甚至有研究指出會影響到健康。如果用目的論來看,那代表人生是可控制的,我們能去改變。然而事實上人生還是有很多層面是不能控制的,特別是人與人關係,我沒辦法掌握別人怎麼想,如果不能控制,那就會造成自己的不安,對幸福人生來說是種破壞。
關於這點,阿德勒提出了「課題切割」,劃清界線,這件事從哪邊開始是自己的課題,哪邊是別人的,最簡單的區分方式是思考「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切割課題後,不去介入他人課題,也不讓他人介入自己的課題。介入他人的課題會背負他人的人生,而讓他人介入自己的課題則會讓自己左右為難,就像父子騎驢的故事,不管自己怎麼做,都有人會不滿意的。
課題切割最高明的點在於確認了什麼是自己可控,什麼不是。我們只要專注在自己能改變的事情上,其他則不用太在意。按照書中的說法,這個就是人際關係的王牌,因為主動權在我手上,不用在意他人想法。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樣會很招人厭惡,不太能夠做到。然而不這麼做,將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很被動,因為要不斷去迎合別人。這邊也帶出了本書的書名,為了行使自由,讓自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必須要能接受別人的討厭,因此需要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建立橫向關係
人際關係有分為橫向和縱向,阿德勒心理學否定一切的「縱向關係」,提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應該是「橫向關係」。縱向關係帶來的是稱讚、責罵,然而橫向關係帶來的是尊敬、感謝。
我會特別把這點拿出來提的原因是書中有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假設你遵從上司的指示,結果卻因此面臨工作上的挫敗,這應該是誰的責任?如果是縱向關係的人就會認為是上司的責任,因為是上司的指示,然而這個卻是隱含著自己逃避了責任、閃避複雜的人際關係,因為不用思考太過困難的事、不必為失敗負責,所以仰賴他人的指示過日子。對於橫向關係的人來說,應該要拒絕並提出更好的方案,工作成敗是自己要負責的,沒有任何理由推託。其實在工作上還蠻常遇到為了避免麻煩,把問題交給別人決定的情況,讓別人決定別人負責,但是真正負責任的做法也許是自己也提出想法,然後再與別人共同討論並共識出較好的做法。
除了對上關係外,對下也是「縱向關係」的一種,像是對孩童的讚賞或責罵。阿德勒很尖銳地指出,大人說對孩子好而去責罵通常不是真正為了小孩好,而是因為小孩犯錯隱含著大人有教育失敗的責任,而為了自己不要被批評,所以想要控制他照著自己的想法走。然而教育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自立,我們只能從旁提供協助,就算是失敗也是要由自己去負起責任。有點像是學習騎腳踏車,真正騎車的人是小孩自己,跌倒也必須是自己去承擔,但我們可以提供他建議和方法,如果怕小孩受傷而不放手,那他就永遠學不會騎車,只能不斷依賴我們。這跟教育有關的部分目前我大概只有這樣的了解,也許未來有小孩之後可能會有更多的體悟吧!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這句話大部分的人都聽膩了,幾乎都變成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口號,不過這邊我想提提阿德勒對活在當下的看法。本書用旅遊來比喻人生,出去旅遊絕對不是到達目的才叫旅行,如果是這樣我們就用最快的方式飛到目的地,然後再快速返回不就達成目標了?從自己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稱作旅行,旅行的概念是在到達目的前的每個瞬間,認真享受每個瞬間才是旅行的目的。
同理人生也一樣,人生就像是登山攻頂的活動,有大半時間都在半路上,如果不能認真對待這個過程,只期待登頂的那個瞬間,那不就代表人生有一大半是沒有價值的?對我而言,常常也會期待未來會變得更好,希望「當下」趕快過去,只要我做完什麼事情人生就會不一樣了,像是學生時期要準備大考、工作時要面對大案子等等。可是再回過頭來想,面對困難挑戰永遠只想說熬過去人生會更好,好像完全沒有真正更好過,因為我只有完成挑戰那一瞬間獲得解脫的快樂,但很快又會有下一個挑戰。與其自己只能在這樣的痛苦中不斷輪迴,不如專心面對當下每個瞬間。
關於活在當下,其實也是呼應了前面目的論的看法。「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別想要藉著回顧過去、預見未來,給自己一個免除責任的藉口。」由於自己真正擁有的是現在,如果用過去當做藉口,就意味著放棄了現在所擁有的選擇權。當自己想把現在的不如意推給過去,或是期盼未來會更好時,都要注意是不是根本沒有活在現在,應該要認真做當下自己所能做改變的事情。
評價
以書寫手法來說,兩本書的結尾基本上是年輕人被哲學家說服,受到感動想去嘗試阿德勒心理學,說實在這有點讓人覺得矯情,我覺得其實不用用這種傳教意味濃厚的結尾也不會讓書的價值打折扣,不太清楚為什麼用這種想煽動人心的結尾。
另外,很多觀念在對話中並沒辦法越辯越明,個人認為講不夠詳細、邏輯不夠清楚的地方還蠻多的。舉個例子,書中有提到要無條件相信別人,但下集又提到相信不是照單全收,對於對方的思想信念要持懷疑態度,如果我都對人產生懷疑了,還稱得上是信任嗎?這裡作者沒有做更詳細的解釋。當然這可能也是對話方式的書籍所受限之處,畢竟對話類型的書比起理論類型更能讓一般人接受,但對話勢必要省略比較細節的內容了。
看完上下兩集後,我認為如果是要把阿德勒心理學當作是自己的人生觀,還有太多需要釐清之處了,而且這也會有洗腦之嫌。然而不可否認,他在百年前提出的這些思想確實有其高明之處,簡而有力地戳破我們不敢面對的一面,這些部分可以再好好理解並且善用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前人的思想來形塑自己的人生觀,但是不要只是照本宣科去執行,這樣就跟下集一開始的年輕人一樣會陷入苦惱之中了。
如果認為完完全全照著某個理論做就可以得到幸福,那其實不也是逃避負責任,缺乏真正去面對自己人生的勇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