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驅動》:輸出重於努力

這本書在說什麼 & 適合的人

認知驅動」是周嶺「認知覺醒」的續作。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這本書,那就是不要過度關注內在的自我成長,要對外為他人產生創造價值,而外在的回饋將會回到自身。本書雖然零零散散引用很多其他人觀念或道理,但我覺得這些都圍繞在如何行動並對外創造價值上。

這本書適合那些重視自我成長,但是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道理,卻對未來仍然迷惘的人。在中國有一句話很常見:「懂了很多大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比起不斷吸收別人灌輸的道理,當一個社會的消費者,更好的做法是用實際行動提供價值,成為這個社會的創造者。閱讀後會開始思考,自己究竟可以怎麼創造社會所需的價值,當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時,就會很明確未來要走的方向了。

我畫線的地方

下面提供一些我畫的重點,幫助你認識這本書。

  • 要重視輸出,而只關注輸入

    • 內向成長,即圍繞⾃⾝展開的成長活動,⽐如早起、跑步、閱讀等。
    • 外向成長,即圍繞外界展開的成長活動,⽐如寫作、畫畫、寫程式等。
      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不妨把內向成長看作培養習慣,把外向成長看作打造技能。換成這個說法後,你可能馬上就明⽩問題的癥結所在了:我們過度專注於內向成長⽽忽視了外向成長,即重習慣輕技能,重輸⼊輕輸出。
  • 只有自己夠有價值,才能被他人強烈需要

    改變⾃⼰的關鍵是創造價值。
    這個結論不難理解:因為只有當⾃⾝創造的價值⾜夠⼤時,我們才能被別⼈強烈需要,才能參與到更⼤的社會交換中去,並得到對⽅對等的回饋

  • 降低期待,不要急於求成,事情自然就會做好

    我的⼀個減壓秘訣就是盡量不要同時設定很多⽬標,主動降低期待,不急於看到成果。這⼀秘訣⾮常奏效。因為不管是外部的還是內部的,只要⽬標或欲望⼀多,我們必然會焦慮叢⽣、急於求成

  • 讀書只是手段,而非真正的目的

    讀書並不是⼈⽣成敗的分⽔嶺,那麽真正的分⽔嶺在哪裡呢?答案也是兩個字:維度。

  • 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或許就會解決人生意義這個問題

    需要我們的⼈越多,我們的幸福感就越強,就會樂此不疲地踏上⼈⽣旅途,根本沒有時間去想「⼈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麽」這樣的問題。只有當⾃⼰毫⽆價值、被⼈忽視的時候,我們才會糾結於此

個人想法

這本書給了我不少收穫,下面用三個角度來分享:

輸出重於輸入,利他就是利己

過去幾年我每年平均也都有閱讀 30 本書左右,卻仍然覺得自己好像都沒有太多成長。常常對一件事情有不少的看法,而且也覺得確實比起他人自己對一些事物的認知角度有些不一樣,然而有時候只會覺得這些好像沒什麼意義。學更多東西還不是只是過普通的生活,與其動輒花幾小時讀完一本書,不如花在讓自己生活過得更舒服似乎更有價值。在書中的開頭作者提到的和讀者問答一下子就命中了要害,「那你有什麼產出嗎?」。的確,我好像都沒有用知識生產出什麼有用的事物。

為什麼自己會停在只接受輸入而已呢?因為接受輸入最容易實現,我只要被動去學習作者的思維就好,而不需要費盡心思思考怎麼創作。就像是用戰術的勤奮來彌補戰略的懶惰。每看完一本書都會感到自我感覺良好,好像等級上升,變成全新的自我。若是仔細想想,看完書的前後我真的有什麼改變嗎?好像也不太多,只能安慰自己這些改變都是潛移默化。

那為什麼需要輸出呢?書中提到幾個點:首先輸出就是在確保自己真的了解,我們都經歷過自以為理解,卻發現要自己複述卻講不出來的情況,這就代表並非真的學會。再來,輸出的好壞全部由外界評判,就像是練琴一樣,如果自己只是悶著頭不斷練,卻沒有外界給予回饋,那可能最終只能感動自己而已。最後就是要產出價值,這個社會其實也是遵循等價交換的,當一個人所提供的價值足夠大的時候,自然就會有相等價值的機會產生。作者對利他就是利己的解釋也是來自於此。我們被他人所需要,對方也會提供我們同等的回饋。

作者提到這個社會分為三種層次:消費層、生產層、創造層。消費者不需要有任何目標,他們可以無意識的消費著其他層所創造的事物,例如文字、影片或是各種有形的商品等等。生產層是由外在所逼著生產事物,就像是工作一樣,我們不是創造而是生產他人所要求的產品。至於創造層,雖然也是在生產,但是這些東西會貼上他們專屬的標記,這是屬於他們的東西。一旦社會可以給予正向回饋,巨大的成就感和意義就會隨之而來。透過主動創造,就能跳脫漫無目的消費,更加清楚自己所想要的,並且也提供給這個社會額外的價值。

人生成敗的分水嶺不是讀書,而是維度

當初我會想閱讀這本書,正是來自這句話。老實說,這句話乍看之下有點世俗:為什麼要定義人生成敗呢?怎麼比較不同人生的好壞呢?難道我不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而要去追求他人眼裡的成功嗎?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先不要管成敗,而專注在所謂的人生歷練。有些有智慧的人可能一輩子沒讀多少書,但是可以說出直指人心的話語,正是因為他們已經經歷過這些,看過太多相同的劇情。實際親身經歷過,眼耳鼻等感官多個維度都接觸到,比起單純看他人文字敘述更加刻骨銘心,而這其中的差距就是知識與智慧差別。

這樣讀書就沒有意義了嗎?假設世界上有個機器,可以快速讓我們經歷無數次人生,體驗各式各樣的可能性,這個機器的效用可能比讀書更加有效益。然而這個機器是不存在的。也許我們有那個機遇可以遇到很多優秀的人事物幫助我們拓展眼界,但是更多時候我們只是個普通平凡人,日復一日過規律的生活。這時最低成本的方式是透過書籍看到其他人不一樣的人生,看見優秀的人不同的思考方式,進而認知到生命也有不一樣的可能性。擁有書本的知識後,遇到新的人生各種挑戰,就更有機會找出適合的應對方法,產生出更高的智慧。

不過,對我而言這句話的含義反而是在於要認清楚自己讀書的目的。不應該過度追求閱讀本身,不管是閱讀的時間或是數量。最重要的是有沒有透過閱讀這個行為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是不是能夠從更高的維度來思考生命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不是拘泥在現有的眼界中。閱讀的目的在於用低成本的方式看到生命不一樣的可能性,不要把手段和目的搞錯。

降低期待,不要急於求成

書中不斷反覆強調的另一個重點在於不要急於求成。我們常常都會同時設定多個目標,希望趕快達成,因此市面上也就因應產生出大量教導如何速成的書籍。這個也是現在步調快速的社會所造成的結果,大家會焦慮自己趕不上他人,任何事情都期望有捷徑可走,反而造成心裡大量的壓力。這時可以從降低期望下手:降低數量,一次只針對一個目標;降低難度,不要期待短時間可以搞定問題。

這也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常常會設定多個目標,然後要求自己在每月每週每天要達成某個程度,但發現最終都做不到,又或是無法長期堅持。而在工作上面,也總是在多個任務之間快速切換,想說可以更加有效率,卻發現完成時間沒有比較快,反而品質降低,而且身心疲憊。慢即是快並不是老生常談,而是確實有用的道理。人們總是高估自己短時間可以達成的成就,低估長時間能夠做到的結果。

作者提到了一個解決焦慮、急於求成的方法,也就是「七年就是一輩子」這個概念。人們的一輩子常常就只專精於一項技能,而如果我們轉換思考,每七年只專注在一個技能上,那麼我們可以活上好幾輩子。這個思考方式可以避免我們對多個目標的同時追求,造成極度焦慮,也增加自己的耐心,不再用短時間刻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若是拉長時間來看,會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成就不少事情。

小結

從整體來說,我並不認為這本書的架構十分嚴謹,更像是作者把自己所瞭解的各種理論方法拼湊在一起呈現給讀者。因此有些道理我並不認為真的那麼有說服力。但是,就如同作者在書中所說的,一本書如果有一段話影響了自己,那麼閱讀這本書就十分值得了。從這本書中,我體悟到了行動的重要性。比起學了很多知識,怎麼把這些知識轉換成對他人有意義的事物更為重要,這也是我想要重新經營部落格的原因。在人生當下的階段,專心並有耐心把一件對外部有價值的事情做好,不要急於求成,等幾年過後再回頭來印證這個方法是否正確吧!

反思與行動

若是閱讀能為自己帶來任何行動上的改變,那這本書就物超所值了。以下列出幾項我的行動清單:

  1. 反思自己可以為他人創造的獨特價值為何。當學習新事物的時候,可以想想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輸出價值。
  2. 用較大的時間刻度看看自己過去的成就,可以用時間軸的方式來呈現。然後想想接下來的人生階段要以什麼事情為最大的優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