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經驗:知識如何落地
傳聞中,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兵敗退位二十年後,讀到了德文版的孫子兵法,感慨自己若是能早點讀到這本書,也不至於落到如此境地。聽到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思考,如果我們能提前讀遍經典、知曉無數道理,是否真的能避免失敗,直達成功的彼岸呢?
然而,理論並非萬能。三國時期的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飽讀兵書,深受諸葛亮的信任,在南征孟獲時還曾經提出「攻心為上」的方針。但是在街亭之戰中,卻因為過度拘泥於居高臨下的理論,不顧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副將王平勸阻,在山上佈陣,最終被張郃切斷水源所敗。他的失敗印證了劉備對其「言過其實」的評價,也給後人一種紙上談兵的印象。這樣看來,單純懂很多理論知識,似乎也沒辦法確保能在現實中取得好成果。
其實在怎麼好的道理理論都有其適用的情境範圍。以馬謖前面的例子來說,居高臨下可能在大多數的情境都是好的決策,因此兵書也會這樣記載。然而,這樣的軍事指導也是有自己的水源不能被敵人所切斷的前提。他的副將可能書沒有馬謖讀得多,但是因為有豐富的經驗,所以知道這樣做會有問題。這時候經驗的價值就遠遠超過理論的指引了。
然而我們也不能說理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它是一盞明燈,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前進方向,最大程度避開前人所踩的坑。只是路上遇到的問題並不能全靠理論來解決,因為理論本來就不可能把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都窮舉出來,唯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真正了解。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說,理論所能蘊含的資訊量也不過就文字而已,經驗則是來自我們的五官,提供給我們的訊息遠遠多過於理論。
這個也是為什麼當人上了年紀,看事情的境界就不再相同。年輕時常常被告誡身體健康很重要,我們也都清楚並同意這件事,沒有人會說健康不重要,但是不到自己有了年紀、健康實際出了狀況,就不會下定決心要好好運動、保養身體。因此回到德國皇帝的故事,他會覺得感慨,並不只是孫子兵法是好兵書的關係,更多可能是因為它觸動了德國皇帝失敗的經驗,理論和經驗相互印證。假設同樣的兵書給年輕的威廉二世看,我相信他的感觸肯定不會那麼多,而且很大的機率仍然會重蹈覆轍。
我想,聽很多名言、讀很多道理可能用途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大,甚至可能有害。很多時候我們會誤以為自己已經理解某個理論,因為聽過好多次。然而聽過和實際上真正理解根本是兩回事,這也就是心理學中的「知識錯覺」。我們都知道拉鍊和腳踏車,因此自以為很清楚其運作原理,但當有人要我們嘗試說明時卻發現根本不懂細節。學會很多理論也同樣的意思,認為自己很了解了,反而忽視了從來沒有真正搞懂並落實在生活中。
任何同樣的文字會受限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背景知識、人生閱歷而有不一樣的差別。就像是同樣是 E=mc^2
這個公式,對愛因斯坦、對物理系學生、又或者是對普通人來說,意義完全不相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書籍都是為了闡述某個用一句話就說完的理論,而撰寫了一大堆論述和範例。儘管如此,我們也無法說看完一本書後就得到作者對這個議題的完整知識。
或許最好的方式是正視我們不可能完全理解名言和理論真正意思的現實。既然如此,應該要保持著開放謙虛的心態看待知識和理論,明白自己在不同年紀、更多經歷後可能會有不同的體會。
對我而言,理論只有在真正改變實際行為才有用處。人類的天性是重視經驗、感性的,唯有實際嘗試才能真正理解。我們不可能只聽老師指導、觀看教學影片就能學會游泳,最終還是得下水嘗試體驗才行,因為身體每個動作細節很多是無法透過言語傳達的。我們透過理論得到一個大略的方向,然後親身體會後就能回過頭來修正對理論的理解。透過這樣方式才能基於前人的智慧幫助我們更加理解這個世界並創造出理想的成果。
理論是燈塔,經驗是船,燈塔能指引方向,但船仍需要經歷風浪才能到達目的。我們需要的是不斷嘗試反思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沉溺於理論的海市蜃樓之中。